滿目“生態綠” 清澈“警察藍”
龍江公安傾情守護最北生態屏障
2023-03-23 08:35:00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圖為公安民警在冬季巡山時,發現野生珍稀動物并進行拍照留證。
□ 《法治周末》記者 楊文軍
□ 岳強 汪洋
今年以來,黑龍江省各級公安機關加大對森林資原的保護力度,持續保持對破壞生態資源類違法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林警長負責制,全力守護著這片白山黑水。
黑龍江省位于我國東北部,位置最北、緯度最高。這里有中國面積最大的重點國有林區。森林面積2162萬公頃、森林蓄積量20.99億立方米,均居全國前列。青山密林筑就的“綠色長城”,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數以萬計龍江公安的“藏藍”身影穿梭于廣袤林海,與大山為伴,以林地為家,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維護林區社會治安穩定、保障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高壓嚴打 做生態安全“守護人”
去年黑龍江境內先后多次拍攝到了東北虎的活動影像,而這些“山林之王”曾一度瀕臨消失;今年3月,牡丹江東寧的率賓廣場內,上千只珍稀鳥類小太平鳥在此駐足覓食,而這種在市區內千鳥聚集的景象十分少見;近期,黑龍江省首部單一樹種地方性法規誕生;亞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紅松原始林如今生機盎然、茂盛蔥蘢,作為聯合國確定的珍稀保護樹種,它們曾一度面臨枯竭……
以上這份“綠色答卷”的取得,離不開黑龍江省多部門的密切協作,更離不開龍江公安的四季護航。
黃菠蘿樹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果實和樹皮均可入藥。今年1月3日,黑龍江省公安廳林區公安局亞布力分局民警在一林場巡邏時發現居民陳某家中的絆子堆里混有新鮮的黃菠蘿樹。民警立即對現場展開勘查,經詢問,犯罪嫌疑人陳某未經林業主管部門批準,以拉燒柴為目的,非法采伐黃菠蘿樹、楊樹、胡桃楸樹,陳某隨即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多年來,全省各級公安機關持續保持對破壞生態資源類違法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林警長制,組織開展了“昆侖”“雷霆”“綠劍”“黑土”“候鳥”等系列專項行動,查處了一大批森林和野生動植物案件,清理回收大批違法林地,全力守護黑龍江林土安全。
立體防控 做生態安全“守門人”
“因林而生、依林而興?!币恢币詠?,黑龍江林區公安隊伍始終堅持保護生態資源安全的使命不變、維護社會穩定和服務林區經濟發展的職責不變、保障百姓安居樂業和服務林區群眾的初心不變。
“某點位有火情,請立即前往撲救!”報警聲中,伊春市一處山林發生火情,干枯的雜草借著風勢很快燃起熊熊大火。隨著一聲令下,30余人的滅火隊伍迅速集結到位,無人機勘察、制定方案、組織滅火、傷員救護、清理火場……
這是3月5日,伊春市五營森林公安分局森林火災撲救應急演練現場的一幕,救火隊員在多部門的緊密配合下,快速反應、快速出動、快速撲滅,而這樣的實戰演練其實是他們工作的常態。
森林防火是林區安全風險防范的頭等大事,為確保森林火災防控全時、全域、立體化推進,龍江公安全面深化“一場一警、警力前移、直升機救援”等防控機制,同時,從“傳統防”“人工防”向“數字防”“智慧防”轉型升級,采用人工智能、衛星監測等先進技術,無人機、經緯相機等高端裝備,打造天、空、地一體化預警監測體系。3月10日,黑龍江省公安廳制定印發《全省公安機關森林草原火災處置工作預案》,對火場警戒、交通疏導、治安維護、火案偵破等處置工作落實落細。
黑龍江省生態系統豐富而又獨特,在這里數以萬計的特有動植物被細心呵護。全省各級公安機關持續加大對涉野生動物類犯罪的打擊力度,配合行政執法部門對各類林區、自然保護地等涉及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的重點區域、互聯網平臺、實體場所開展巡查,加強屬地防護,管住流通領域,嚴查終端消費,斬斷犯罪運輸通道。
奉獻堅守 做生態安全“守林人”
在綿延的完達山脈,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清夾解套巡林踏查、爬冰臥雪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破案救援。他們就是守護在高寒地區的人民警察。
為了方便工作,黑龍江省公安廳林區公安局東方紅分局五林洞派出所所長劉國明2008年就把家搬上了山,今年是他在山上的第15個年頭。
美麗的珍寶島就坐落在五林洞派出所的轄區內,對于劉國明來說,轄區內的一草一木他早已了然于胸。每當所里來了年輕民警,巡山總是劉國明為他們準備的第一課。
“咱轄區經常出沒野生東北虎,這就要求我們步巡踏查的密度和跨度一定要大,要持之不懈地向轄區林班的養殖點和有打獵史的老獵人們做普法宣傳,全面提升群眾的法治觀念,堅決保護東北虎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棲息通道的安全?!边@是劉國明常掛在嘴邊的話。
劉國明只是眾多林區公安民警中的普通一員,大山里有著更多的民警,他們用腳丈量著對林區土地的每一寸熱愛,他們是生態安全的“守門人”,履職盡責的“守林人”,和諧幸福的“守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