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gk76f"><video id="gk76f"><progress id="gk76f"></progress></video></nav>

<object id="gk76f"><nobr id="gk76f"></nobr></object>

<object id="gk76f"></object>

<th id="gk76f"></th>
    <big id="gk76f"><em id="gk76f"></em></big>

      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治日報社主辦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文學副刊

      向死而生:25萬份遺囑的故事

      2023-03-23 08:22:00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絕大多數老人都希望能通過立遺囑的形式,為自己也為了家人,做好人生的最后一次選擇”

      “我的財產都是留給父母的,以前小時候跟父母相處的一些片段,就像電影畫面一樣在腦子里閃現”


      《法治周末》記者 戴蕾蕾

      3月21日凌晨,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就開始整理著裝,為這個“大日子”做各項準備。

      “今天,是中華遺囑庫成立十周年的日子?!标悇P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中華遺囑庫第一個登記中心于2013年3月21日正式掛牌運行,地址位于北京西交民巷73號。

      陳凱至今還記得第一天開放登記時的場景:登記中心的大門一打開,門外許多六七十歲的老人在門口已經排起長長的隊伍。在接下來的3天里,預約登記的老人超過600人,中華遺囑庫第一登記中心還因電話占線被北京市民打電話去市長熱線投訴。

      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里,“死亡”和“遺囑”常常被認為是忌諱的事情。遺囑登記服務被眾多老人看重,這是當時陳凱沒想到的事情。雖然直到現在仍有人避諱談及此事,但這十年間陳凱感受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去訂立遺囑,“人們在面對生死的時候表現得越來越成熟”。

      3月21日公開發布的《2022中華遺囑庫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通過對25萬份遺囑進行大數據分析發現,立遺囑人群越來越年輕化。

      “遺囑服務這種新生事物,對絕大多數人來講,是從來沒有去想過的一件事情,現在變成了一件可以被擺在臺面上講的事情,這種變化無疑是可喜的?!标悇P說,這種變化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說,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單身主義、不婚主義、少子化、空巢化等逐漸成為常態,人們的需求從物質需求更多地轉向精神需求,在遺囑中人們關注的除了財產安排,還有情感表達等。

      遺產與糾紛

      在陳凱的印象中,2023年1月開始,到中華遺囑庫辦理遺囑提取業務的數量陡然增加,每月能達到80余單,數量幾乎是平時的十倍。

      這種變化,江蘇某銀行的一名柜員感知得更為分明。她所在的銀行附近有一家醫院,2022年12月她在柜臺值班時,總能聽到街上響起救護車的聲音。到2023年1月,這些聲音變少了,柜臺前遺產繼承的業務卻多了。從前兩三個月都只碰上一個,如今一個月就有了四五單。

      來辦業務的一般是逝者的子女,逝者的死因通常是器官衰竭、疾病突發。

      面對銀行柜員,家屬們通常表現得少言而匆忙,基本不會在銀行發生任何爭吵。

      但對于律師來說,發生在眼前的沖突會明顯得多。

      律師于軒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有些老人離去得匆忙,根本沒有留下遺囑,導致家庭內部出現遺產糾紛。

      此外,每一種遺囑都有形式要件要求,比如說自書遺囑要有效成立,在形式上需要符合三方面要求:遺囑人必須親筆書寫;遺囑人必須簽名;遺囑人必須注明年、月、日。遺囑不一定要去律所或者公證處立,但是必須得保證滿足形式要件的要求,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遺囑看似只是訂立的一小步,其實包含著咨詢、精神評估、法律分析、宣讀錄像、見證、保管等很多步驟。

      “有的老人雖然留下了遺囑,但形式要件不符合要求,產生了糾紛;有的老人留下了遺囑,因分配不均等問題產生糾紛;有的老人寫了多份遺囑,子女們對遺囑的真實性有疑問;還有的老人將遺產贈予給了非法定繼承人,亦會帶來后續煩擾?!庇谲幈硎?。

      “在遺產繼承面前,你能見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有一些積累了幾十年的矛盾突然就爆發了。以前老人在,大家還表面上和和睦睦的,老人一走,這些矛盾都表現出來了,很難去調停。有的家庭也許會因為遺產糾紛就散了。其實金錢財產可以順利地料理安排,但是最難撫慰的還是人心?!标悇P說。

      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多,有越來越多老人尋求立遺囑。2022年9月,國家衛健委相關發言人在發布會上指出,預計“十四五”時期,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中華遺囑庫此前的統計數據反映出了老人的普遍憂慮,60歲以上的老人立遺囑,其中約14%的人是為了隔離子女婚姻風險,約32%的人是為了避免家庭糾紛。

      這兩年,中華遺囑庫廣東中心主任李欣悅在北京和廣州兩地都接受過市民的咨詢,包括打遺囑官司的再婚家庭,失獨或者丁克的老兩口,一生單身不生育的閨蜜,“能來找我們的老人,觀念比較先進,有時候叔叔阿姨坐在這里就開始談‘如果我死后’,他們不會覺得這個東西不吉利,只是談起家里的紛爭,很多人都會禁不住地流眼淚”。因此,中華遺囑庫的會客廳里總是備有紙巾。

      “絕大多數老人都希望能通過遺囑的形式,為自己也為了家人,做好人生的最后一次選擇?!鄙钲谶z囑庫管委會副主任周思奇說。

      “立遺囑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

      25歲,崔文姬立下人生中第一份遺囑。

      她是中華遺囑庫的一名“90后”登記服務顧問。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她對遺囑有了不同的理解?!斑z囑不是臨終的遺言?!贝尬募дJ為,遺囑在維護家庭和諧、定分止爭方面有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崔文姬說:“有段時間我的工作壓力很大,身體也不太舒服,所以先買了保險,又立了遺囑?!?/p>

      遺囑庫的工作讓她意識到遺囑這個事情并不是老年人的專屬,“以前我看電視劇的時候會覺得電視里演的那些‘狗血’劇情都是不真實的,但在我們這種工作場景下,你會看到千家萬戶里各種各樣的事情,好的、不好的,和諧的、不和諧的,這讓我對人性、對家庭都有了新的想法和認知,就感覺自己好像一下子比別人多過了好幾年”。

      關注遺囑的年輕人不止崔文姬?!栋灼窋祿@示,越來越多的“90后”,甚至“00后”開始訂立遺囑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90后”立遺囑總人數達到1787人。在中華遺囑庫最年輕的立遺囑人是17周歲。

      立遺囑那天,當崔文姬作為立遺囑人真正坐在攝像機前面時,氣氛一下子變得非常嚴肅。崔文姬覺得這是在經歷自己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以至于立完遺囑那天她還有一點恍惚。

      “我的財產都是留給父母的,以前小時候跟父母相處的一些片段,就像電影畫面一樣在腦子里閃現?!贝尬募дf。

      陳凱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他覺得立遺囑這件事是一場生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種“向死而生”的觀念。

      崔文姬則覺得:“立遺囑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或許它不意味著人們對于死亡沒有了焦慮和恐懼,而是在訂立遺囑的這個過程中,人們重新審視了過往和未來的人生?!?/p>

      “多了一份情感的轉移”

      今年36歲的陳曉燕(化名)是一名再婚人士,育有兩個女兒。近年來不少重組家庭的財產糾紛案一直令其反思這些問題:如果自己出現意外,兩名年紀尚幼的女兒的生活如何保障?會不會因為財產分配的問題導致姐妹之間長大后關系破裂?會不會有外人對自己的財產虎視眈眈?帶著這些憂慮,張女士找到了中華遺囑庫,得知可以設立遺產管理人對遺產進行打理、管理后,她決定授權表妹作為遺產管理人。

      陳曉燕說:“遺產管理人的指定十分有必要,遺囑不再是簡單的財產繼承、房屋過戶,而是多了一份情感的轉移,更加有溫度。辦理完遺囑后,感覺一身輕,終于將心頭大石放下?!?/p>

      陳凱表示,遺囑是對遺產的一種處理方式,但是大家的需求可能不是遺囑本身能夠解決的。

      “比如說對遺產進行持續管理的需求,比如說對身體殘疾的子女有人身保護的需求,比如說自己的遺體有捐贈的需求,我們的法律怎么去應對這些需求,是一個很大的命題?!标悇P說。

      民法典規定,繼承開始后,遺囑執行人為遺產管理人;沒有遺囑執行人的,繼承人應當及時推選遺產管理人;繼承人未推選的,由繼承人共同擔任遺產管理人;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均放棄繼承的,由被繼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門或者村民委員會擔任遺產管理人。

      《白皮書》顯示,在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的遺囑中,已有1542份遺囑指定了遺產管理人。

      陳凱認為,遺產管理人制度至少解決了兩個難題:一方面繼承糾紛往往審理時間較長,產生了大量訴訟成本。按照民法典規定,法院可以把大量工作留給遺產管理人來處理,從而節約了這一成本;另一方面,遺產管理人與繼承人之間往往存在親情或者人情紐帶,可以講情講理,而不只是單純講證據,由此更容易激發人性中善的一面,有利于繼承案件取得更好的社會效果。

      《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到,中華遺囑庫已啟動專業遺產管理人人才庫項目,首個全國性遺產管理人平臺也將正式上線,并在此基礎上打造遺產管理人標準體系、評價體系、考核體系、監督體系。

      責編:肖莎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廣告征訂 | 本站公告 | 法律聲明 | 報紙訂閱

      版權所有 Copyrights ? 2014-2023 www.jsy247.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京ICP備10019071號-1 京報出證字第014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778號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视频,一本大道道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一本大道高清视频中文字幕&
      <nav id="gk76f"><video id="gk76f"><progress id="gk76f"></progress></video></nav>

      <object id="gk76f"><nobr id="gk76f"></nobr></object>

      <object id="gk76f"></object>

      <th id="gk76f"></th>
      <big id="gk76f"><em id="gk76f"></em></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