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gk76f"><video id="gk76f"><progress id="gk76f"></progress></video></nav>

<object id="gk76f"><nobr id="gk76f"></nobr></object>

<object id="gk76f"></object>

<th id="gk76f"></th>
    <big id="gk76f"><em id="gk76f"></em></big>

      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治日報社主辦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旅游

      出入境旅行社結構性偏差,不應成為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絆腳石”

      2020-09-03 09:45:00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孫根年

      824日,文旅部發布2019年全國旅行社調查報告指出:2019年,全國旅行社總數38943家,直接從業人員41.59萬人,營業收入7103.38億元,營業利潤32.10億元,利潤總額43.28億元。平均每家企業利潤11.11萬元,成為典型的“雞肋”行業。

      近年來,隨著散客旅游、自助游、自駕游的興起,國內旅游的組團占比和需求下降,再加上政策的偏失、行業逐利行為和監管不規范,導致出入境市場嚴重失調和旅行社業的產業效益每況愈下,成為當前旅游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任務。

      7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繼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來,中央首次明確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旅游業作為關乎民生的一個重要部門,其發展規模日益巨大,國內旅游、出境旅游、入境旅游三大市場空前高漲,航空、高鐵、高速公路等交通網絡日益完善,國家級品牌景區星羅棋布,賓館飯店、特色民宿層次多樣,但產業結構優化與發展質量效益還有待提升。

      旅行社業是旅游業的中間商,在目的地與客源地之間起著橋梁作用,組織客源地游客到目的地來游覽;是聯系游客游覽、旅游交通、景區旅游、賓館飯店的紐帶,將整個旅行和游覽過程的各要素組合起來打包銷售,是撬動和引導旅游市場的關鍵行業。

      40年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旅行社業一直起到十分重要的中介和橋梁作用。特別是在中國旅游業的初創期,以及前30年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旅行社業在組接入境游客來華旅游,聯系客源地與目的地推動國內旅游發展,組織國民出境旅游等方面均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中國旅游業發展中一支重要的中間商。

      在旅游業和旅游社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旅游社業在旅游業發展中起到多大的作用?在組團接待人數方面占多大比例?在旅游營業收入方面占比多少?在出入境市場組織方面結構是否合理?成為當前旅行社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判斷依據。

      旅行社實際組團率差異很大

      2019年,是文化與旅游部合部后,在新行政架構下運行的第一年。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國內旅游人數60.06億人次,入境旅游人數1.45億人次,出境旅游人數達到1.55億人次,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6.63萬億元,旅游直接就業2825萬人。

      2019年,我國在入境旅游方面,共接待人數1.45億人次,其中入境過夜旅游6573萬人次。而同年全國旅行社外聯入境旅游1227.29萬人次,累計接待1829.62萬人次。按外聯人數計算,占入境總游客8.46%,占過夜游客的18.67%;按接待人次計算,占入境總游客12.62%,占過夜游客的27.83%,說明旅行社在外聯和接待入境游客占比上嚴重不足。

      在國內旅游方面,2019年,全國國內旅游人數60.06億人次,按50%計算過夜游客30.03億人次,而旅行社國內旅游組團17666.29萬人次,接待18472.66萬人次。按國內組團計算,占國內總游客量的2.94%,占國內過夜游客總量的5.88%;按國內接待量計算(包括一定的地接),占國內總游客量的3.07%,占國內過夜游客總量的6.15%。這一統計結果,與業內專家在東部地區調查的“全國旅游市場散客占到85%,其中自駕車旅游占到60%,團隊只占15%”還有很大的差距。

      2019年,中國居民出境旅游1.55億人次,而旅行社組織出境旅游6288.0萬人次,出境旅游組團占40.56%。若扣除散客在香港、澳門的自由行,出境組團人數約占70%。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旅行社在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上外系和組團率差異很大,特別是在入境旅游外聯和國內旅游組團上嚴重不足,成為影響我國入境旅游和國內跨省區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

      旅行社整體效益不高

      作為一個產業,盈利是旅行社生存的基礎,企業不盈利就不可能有服務;同時,盈利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前提,只有盈利能力強的企業才能發展壯大。

      2019年,我國入境旅游收入1313億美元,入境社旅游營業收入269.20億元,入境旅游業務利潤為20.19億元,入境社營業收入占入境收入的20.5%,占全國旅行社業務利潤的8.66%。由此導致入境旅行社逐漸減少,帶團比例低下。

      2019年國內旅游總收入5.73萬億元,國內旅行社旅游營業收入2750.96億元,占國內旅游總收入的4.8%。由于一日游比例很高,過夜游中散客自助游、自駕游比例高達60%以上,能略高于國內組團及接待人次比例。盡管如此,國內社在全國旅行社營業收入和業務利潤中所占比例較高,分貝占營業收入的53.25%和業務利潤的52.94%。

      出入境旅游接待團隊與收入比例的失調

      中國高質量旅游的發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從旅行社的團隊組織和營業收入來看,最少應保證實現三個目標:一是,接待的入境旅游與出境旅游人次平衡;二是,接待入境旅游與出境旅游營業收入相對平衡;三是,接待更多國內游客參與跨省區國內旅游,實現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國內旅游消費大循環。

      而國內旅游出入境的不平衡,已成為當前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問題。這種不平衡性,不僅表現在外聯組團人次上的不平衡,也表現在旅游營業收入和利潤上的不平衡,如果不采取措施盡快得到糾正,必將導致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失衡和旅游逆差的進一步擴大。

      從旅游人次來看,2019年,我國入境旅游1.45億人次,出境旅游1.55億人次,兩者比值93.5100,差異不大。從旅行社組團情況來看,外聯入境游客1227.29萬人次,組織出境游客6288.0萬人次,兩者比值19.5100,相差5倍。

      不僅組團和接待人次差異很大,而在國內與國外平均滯留天數也有很大差異。2019年,入境社外聯接待4780.87萬人/天,平均每人滯留3.89天,而出境社組團旅游32070.6萬人/天,平均每人滯留5.1天。也就是說,中國居民外出旅游比外國人在中國旅游多1.31天,導致國民人均出境旅游花費高于人均入境旅游花費。

      從旅游營業收入來看,2019年,入境社營業收入269.20億元,出境社營業收入2145.56億元,兩者相差近8倍。

      利之所在,人之所往,企業經營和轉型之所在。出入境旅行社的結構性偏差,是企業追逐營業收入和利益所產生的,但帶來國家旅游貿易逆差的擴大,其損失的是整體的國家利益。

      (作者系陜西師范大學教授)

      責編:王碩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廣告征訂 | 本站公告 | 法律聲明 | 報紙訂閱

      版權所有 Copyrights ? 2014-2023 www.jsy247.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京ICP備10019071號-1 京報出證字第014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778號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视频,一本大道道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一本大道高清视频中文字幕&
      <nav id="gk76f"><video id="gk76f"><progress id="gk76f"></progress></video></nav>

      <object id="gk76f"><nobr id="gk76f"></nobr></object>

      <object id="gk76f"></object>

      <th id="gk76f"></th>
      <big id="gk76f"><em id="gk76f"></em></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