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gk76f"><video id="gk76f"><progress id="gk76f"></progress></video></nav>

<object id="gk76f"><nobr id="gk76f"></nobr></object>

<object id="gk76f"></object>

<th id="gk76f"></th>
    <big id="gk76f"><em id="gk76f"></em></big>

      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治日報社主辦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旅游

      讓旅游統計從此不敢、不想、不能再造假

      2020-08-20 08:20:00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近日,文旅部明確要對旅游統計造假問題進行打擊。 資料圖

       

      成英文

      20191025日至115日,國家統計局第11統計督察組對文化和旅游部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情況開展統計督察,督察組于2020514日向文化和旅游部進行了反饋。針對統計督察提出的問題,文化和旅游部制定了整改方案和問題清單,明確了要對旅游統計造假問題進行打擊。

      數據造假問題突出

      近些年,旅游界對于發布的旅游統計數據,經常存在著一些質疑。主要表現在宏觀數據與微觀數據之間,全國數據與省份數據之間,存在著許多邏輯矛盾。

      比如說,對于國內旅游收入和人次數據,業內的說法是“橫向不可比,縱向不可加”。如果把各省的旅游數據加起來,會比發布的全國總量數據大好幾倍。

      再比如,每年黃金周期間,一些省份、地市發布的數據違背人們的常識認知。某年度貴州省旅游接待量大于廣東省,陜西某地級市旅游接待量大于西安,實在是無法想象。

      再比如,許多地區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高達80%,甚至出現了比GDP還高的情況。其中一些矛盾,是很難用統計口徑來解釋的。有理由推測:某些地區、某些領域旅游統計存在造假的問題。只是過去質疑者很難有充足的證據能證明官方發布的數據造假。畢竟質疑者大部分是個人,要敢說某個政府部門發布的數據造假,有很大的風險。

      而此次統計督察的反饋信息證明了這一點,的確存在著一些統計數據造假問題。根據業界的看法,這種造假可能并非個例,而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

      統計造假對中國旅游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虛假的統計數據不能很好反映行業發展的實際狀況,從而不能有效指導政府宏觀決策,不能有效引導行業投資,不能有效用于科研分析。這樣的統計數據,目前可以說很難讓人滿意。

      數據造假的主要領域

      要治理旅游統計數據造假,首先需要分析清楚:為什么有人要造假、造假的可行性、哪些人在造假、造假主要集中在那些領域。

      第一,統計數據造假的動機。統計數據造假,一般來說有四種情況。

      大部分時候,造假是為了“政績”。在國內,長期以來一直有“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說法。漂亮的統計數據,是一個主政官員政績的直接體現,并且可能成為被提拔的重要依據。如此一來,自然有不少官員對旅游數據進行造假,支撐自己的政績。

      有的時候,造假是為了營造旅游市場的“繁榮”形象。即使目的地旅游接待有下滑,但是地方旅游部門不敢聲張,也不能聲張,他們用虛假的數據試圖給市場傳遞信號:這里旅游市場很繁榮。

      還有的時候,數據造假是被“逼出來”的,因為上級有考核指標,如果不達標就要受懲罰,或者無法完成創建任務。為了完成考核或者實現創建目標,不得不對數據進行造假。

      還有一種情況,由于基層統計力量缺乏,沒有專職旅游統計人員,在規定時間無法完成上級部門統計要求,只能隨便捏造一個數據交差了事。

      第二,造假的可能性。有了造假動機,接下來就是造假是否有可能。

      現行統計制度和方法有一些不足和漏洞,使得統計造假并不是難事。我國旅游統計數據是由各級旅游部門完成,自己對自己的部門發展成就進行統計,這相當于學生自己給試卷打分,自然是多多益善,并且非常容易實現造假。統計數據很多指標都是抽樣調查而來,沒有人對過程、結果進行復核、監督、追責,自然是想填報多少就是多少。

      第三,造假的主要領域。旅游統計數據包括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

      宏觀層面主要包括對旅游者人數、旅游收入、旅游人均消費。根據是否出入境,又具體包括入境旅游、國內旅游、出境旅游的人數、收入等指標。

      微觀層面主要是具體的經營單位,包括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區的經營數據,如營業收入、利潤、稅收等。

      不同的統計指標,統計方法不同。國家出入境旅游人數主要是海關統計,國內旅游人數、旅游收入等數據來自旅游部門的抽樣調查,旅游企業數據來自基層填報。

      面臨的問題也不同,有些數據沒有造假的可能性,例如國家入境旅游統計數據、企業經營數據;而有些指標則造假嚴重。尤其是國內旅游、一日游、旅游消費指標。

      造假問題的治理對策

      此次統計督察,把旅游統計造假的問題擺到了桌面上??梢哉f,旅游統計數據造假問題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了。文化和旅游部對此非常積極,召開了黨組會議,認真學習了相關文件,并制定了《文化和旅游部關于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督察反饋意見的整改方案》和《統計督察整改措施工作清單》,明確了要對旅游統計造假問題進行治理。筆者認為,要有效對旅游統計造假問題進行治理,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對旅游數據造假的問責和打擊力度,讓造假者不敢再造假。目前之所以旅游統計造假如此猖獗、普遍,主要原因就是打擊力度不夠,不能有效震懾造假者。

      文旅部在整改方案里,提出了旅游行政部門統計工作領導責任制,出了問題主要領導要負責,是一個很好的制度。但是問題是,如何鑒別、認定統計數據存在造假的問題?恐怕需要有進一步的規定。例如,是否可以實現造假舉報制度,利用人民群眾的火眼金睛來發現造假的數據線索。尤其是要重點打擊黃金周旅游數據造假和國內旅游數據造假。

      第二,加強頂層設計,改革統計制度,讓造假者不能再造假。

      文旅部要根據當前時代的變化,重新界定旅游業的邊界范圍,對統計制度、統計口徑進行改革;旅游統計數據發布必須實現規范化、標準化。在發布統計數據的時候,必須嚴格按照統一的口徑和標準,不能任由各省、各地偷換概念。

      如到底發布旅游收入、還是旅游增加值;國內旅游發布的是過夜的旅游者,還是一日游游客,發布單位必須有清晰的注釋;對于抽樣調查的數據,必須要有過程監督,事后復核查驗;要加大旅游統計隊伍建設,并嘗試引入第三方統計,減少旅游部門數據造假的機會。

      第三,讓造假者不想再造假。

      當造假成為一種相對比較普遍現象的時候,我們也不能簡單把黑鍋甩給造假者,很多時候,造假的“惡念”是被不良的制度和不合理的考核、驗收標準“逼上梁山”的。

      因此,必須從源頭上予以解決,要取消不合理的旅游增長考核標準,在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時,要盡量減少一些不合理指標的設置,從而讓地方旅游部門沒有必要進行數據造假。

      總之,就是讓造假者從此不敢再造假、不能再造假、不想再造假。讓旅游統計數據真正成為反映行業發展的“晴雨表”,成為政府決策的依據,企業投資的依據,研究者開展科研分析的依據。

      (作者系西安外國語大學陜西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所所長)


      責編:王碩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廣告征訂 | 本站公告 | 法律聲明 | 報紙訂閱

      版權所有 Copyrights ? 2014-2022 www.jsy247.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京ICP備10019071號-1 京報出證字第014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778號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视频,一本大道道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一本大道高清视频中文字幕&
      <nav id="gk76f"><video id="gk76f"><progress id="gk76f"></progress></video></nav>

      <object id="gk76f"><nobr id="gk76f"></nobr></object>

      <object id="gk76f"></object>

      <th id="gk76f"></th>
      <big id="gk76f"><em id="gk76f"></em></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