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類“自媒體”的營利“招數”
2023-03-23 08:44:00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清理“自媒體”亂象。 新華社發 程碩 作
部分“自媒體”為了謀取私利甚至不惜違法違規,嚴重污染了網絡生態。如何規制亂象、促進“自媒體”行業健康發展成為重要的社會議題
《法治周末》記者 王京仔
“我2月26日在今日頭條發表了對董明珠女士私生活歪曲事實的言論,被大量廣泛傳播,客觀上損害了董女士的名譽,我深表后悔,對董女士深感抱歉,特登報表示對董女士公開道歉、真心懺悔,希望取得董女士的原諒。我以后以此為鑒,做一個三觀正的自媒體人!”3月15日,大V龔文祥登報向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道歉。
被認證為“深圳觸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的龔文祥,在微博有431.5萬粉絲,在今日頭條有26萬粉絲。此前,他因捏造緋聞而被董明珠直斥“低級、下流、無聊”,“現在有些自媒體也很賺錢,有的為了賺錢不擇手段”。
“自媒體”引發的亂象遠不只如此,僅一個月以來,就有“博主為博眼球謊稱下海被查”“娛樂自媒體侵權楊洋被判賠”“慈善主播擺拍發3000收回2800被行拘”“直播間苦情戲坑騙老人”等“鬧劇”不斷上演。
這些亂象背后歸根到底則是一個“利”字,部分“自媒體”為了謀取私利甚至不惜違法違規,嚴重污染了網絡生態。如何規制亂象、促進“自媒體”行業健康發展成為重要的社會議題。
3月12日起,中央網信辦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針對造謠傳謠、假冒身份等三大類自媒體亂象進行整治,其中一大重點就是全面整治“自媒體”違規營利行為。
利用弱勢群體變現
“這個是3000元,你就拿著,過兩天給她租房子上學?!苯衲?月,在博主“云南波波”發布的一條短視頻中,一名四川省大涼山的老人與小女孩居住在簡陋的房屋中,女孩是老人撿來的孤兒,兩人相依為命。
視頻一經發出,引發不少網友同情,紛紛點贊并留言想要資助這個家庭。但也有網友在翻看了“云南波波”多條在涼山捐助他人的視頻后,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提出質疑。
后多名當地村民向媒體證實,該博主的多條視頻內容均是造假。有付錢讓當地兒童背臺詞的,有向村里老人借錢來擺拍“發錢”的,上述視頻中向老人“資助”的3000元也在拍完視頻后收回了2800元,且老人與小女孩只是同村村民的關系。
在因“偽慈善”被行政拘留后,本想成為電商主播的“云南波波”坦言,自己擺拍虛假視頻并發布到互聯網的目的就是為了“引流漲粉”。
通過一系列短視頻和直播經營,確實有不少網友試圖通過“云南波波”對那些家庭進行資助。一位假期放假在家的女孩因為“云南波波”許諾的“好處”,而配合他出演了“女孩因貧困和沒有戶口未能繼續上學”的劇本,有愛心人士在觀看直播過程中捐助了200元,而這200元最終被用于帶女孩外出吃飯。
在本次開展的“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中,其中一類從嚴整治的違規營利行為就是“自媒體”利用弱勢群體進行流量變現。
具體而言,包括哄騙、利誘老年人擺拍視頻、開設直播,騙取網民點贊、打賞、捐贈等;欺騙、引誘殘障人士,通過賣慘、惡搞、虐待等違法失德方式博取流量;罔顧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利用未成年人牟利。
蹭炒熱點吸粉
除了利用弱勢群體進行流量變現,一些“自媒體”博主們為了引流,最常見的手法就是“蹭熱點”,不行還可以自己“造熱點”。
緊跟熱點獲取信息乃至創作素材的做法再正常不過,但部分自媒體關注、探究熱點事件并非為了給社會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真實的信息資源,其目的只是為了獲取熱度,借機獲得打賞、推銷商品或服務,為了達到目的在輸出信息過程中的真實性和客觀性都顧不上了。
“蹭熱點”的重災區就是娛樂和財經領域,《法治周末》記者曾通過調查,揭露了娛樂營銷號和金融大V們的牟利套路,即:“抄襲”引流量、“引戰”造熱點、“造謠”博關注。金融大V們則是通過付費服務篩選粉絲群體、為變現不論廣告真假、將受眾引流至非法交易而不管資質。
本次專項行動就提出從嚴整治“自媒體”蹭炒熱點吸粉引流。重點是“自媒體”通過不當評議、胡亂解讀、片面曲解公共政策、社會熱點事件獲取熱度,借機推銷售賣商品、課程或服務,接受用戶打賞,開通付費咨詢,在直播間帶貨;打著探訪、追蹤、幫扶、救助等旗號,在災難或事故現場、熱點事件發生地,熱點人物相關地等場地開設直播、拍攝視頻,消費災難,借勢引流。
3月10日、3月17日,微博在其官方賬號兩次發布《關于防范非法證券期貨活動、違規營銷的公告》,對從事非法證券、期貨、虛擬貨幣買賣活動及通過微博博文、私信等方式導流至QQ群、微信群、公眾號等站外平臺的違規營銷信息進行集中處理,包括提供股票、基金、期貨投資分析意見、買賣時機建議、預測價格走勢等;通過銷售“理財”“財商教育”等課程直接或間接薦基薦股薦期等。視情節嚴重程度采取刪除內容、禁私信功能、內容降權、禁言直至銷號處理,兩批分別處置賬號131個、118個。
除此之外,記者此前因為調查而關注了一名粉絲達45.4萬的財經博主,其經常通過公開分析財經方針政策、解析金融市場走勢等方式將粉絲吸引進自己的免費普通群和付費真愛群,而在群中就會透露自己的投資意見或推銷課程。3月21日晚,除其兩個“V+”群外,他的多個普通粉絲群均被微博解散,粉絲總數達1萬多人,而與他互動的另一名財經博主透露“上周內部有通知,昨天炸(群)”。
盡管該博主也坦言“不知道還會不會炸”,但3月22日,他已經開始建立新的普通粉絲群,一個上午已吸引超500名粉絲入群。
制造勵志人設等熱點博流量
“蹭熱點”之余,一些靠“造熱點”來牟利的自媒體則更沒有底線。
在一個月時間內,博主“奶油日記”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自己的“打工日記”,展示了自己來到福建省福州找工作、找到保安工作、辭職破產、輾轉廈門找工作、再丟工作、進入廣東省東莞市某洗浴中心工作、遇到貴人直至做男公關等一系列“奇特”經歷,引發大量網民關注。
2月21日,廣東省互聯網舉報中心在其官方公眾號透露,經相關部門調查,“奶油日記”博主楊某某為博眼球、吸引流量、直播帶貨等,在網絡平臺發布多條視頻,捏造虛假情節,虛構其為他人提供按摩服務并收取小費的事實,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相關部門正在進一步調查并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自媒體”違規營利行為的另一大類就是造熱點博流量。具體而言,包括在重大案事件發生后以惡意揣測、散播陰謀論、關聯集納等方式挑動公眾情緒、制造次生輿情;刻意選取民營經濟、家庭矛盾、婚戀生育等高關注度話題,發布爭議性、誤導性言論煽動對立、撕裂社會共識;打造違背公序良俗的“勵志網紅”、低俗人設等,嘩眾取寵收割流量。
而在短視頻、直播等平臺上,低俗人設、勵志人設、家庭矛盾等一直都是“造熱點”的重點方向。
在經歷過“郭老師”“鐵山靠”等一大批低俗“自媒體”被封后,今年年初,各大短視頻平臺刮起一股“純獄風”,一批內容同質化的自稱“刑滿釋放”且“浪子回頭”的勵志人士變身“網紅”。
1月18日,中央網信辦開展的網絡環境專項整治中就提到,查處炫耀服刑經歷、美化服刑生活的所謂“勵志網紅”。廣電總局也全面排查清理以“刑滿釋放”為標簽的搞笑、賣慘、博取流量的不良網絡視聽內容,截至1月21日,共排查處置違規賬號222個,清理違規內容3345條,下架相關話題207個。
3月11日,抖音官方賬號發布信息透露,2月抖音清理近8萬個編制家庭矛盾、博取流量的違規雷同視頻;3月17日,針對一大批“欠債風”的違規視頻,抖音累計處置嚴重違規賬號46個,清理違規視頻412個,這些視頻內容均為不同人員獨自在街邊吃饅頭,并配有“創業失敗、負債×萬,決定在×地重新開始”等同質化文案;3月17日,抖音再對一批“嫁給自己的親姐夫是一種什么體驗”等相似視頻內容,進行封禁等處置。
“苦情戲”式直播帶貨為違規手段“集大成者”
無論是想成為電商主播的“云南波波”,還是為了直播帶貨的“奶油日記”,其各種違規“招數”都是為了營利,而直播帶貨就是變現的主要渠道。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短視頻平臺主播通過博同情、博眼球的方式,騙取老人購買產品賺取利潤的情況。這類“苦情戲”直播可謂“自媒體”違規營利手段的“集大成者”,既可能有老人出鏡演出博同情,主播又可以打著幫助解決糾紛、救助的旗號打造“勵志”人設,還可以制造家庭矛盾、婚戀生育等劇情引發話題引流。
在當天晚上曝光后,“小張說事”“馬洪亮”“高冷”“方明快相親”等一批賬號被各大短視頻平臺封禁。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一批類似的賬號仍在進行直播,甚至有被封禁的主播通過備用號繼續直播。
以被封禁的主播“高冷”為例,其旗下的一批主播及粉絲都號稱“農家軍”。3月15日之后,其中一名叫“×雪”粉絲數達164.6萬的“農家軍”主播,一直在進行直播,只不過3月17日的直播轉戰到了她粉絲量僅為2.7萬的小號。
“成了!終于談成了!一直在的爸爸媽媽肯定都知道是什么事,謝謝你們的祝賀。我要給你們送東西,黃金、鞋都送。平臺鏈接0元上不了單,只能給大家放福利,別人1000多元的,在×雪這只要兩三百,我這從今往后只有高品質?!币驗檎劤闪艘还P“大合同”,主播為直播間的“爸爸媽媽”們“送”上了“劉德華代言”、具有“白天吸光、晚上發光”的國內外獨特設計師概念的“獸爪”牌運動鞋,只需158元就能買回家。
而在另一只有1.3萬粉絲的“農家軍,備用號”賬號中,截至3月22日,“苦情戲”直播戲碼仍持續上演。在3月16日的一場直播中,“不收錢幫助他人”的主播帶著一位妻子出軌懷孕的“苦主”,趕到出軌對象——一位身價不菲的老板的辦公室,而這位老板正在和一位“夏總”談著價值上千萬的出口合同。在經過主播與出軌對象、苦主丈母娘等不同人物的“對質”后,“夏總”感念于主播的人品,放棄與“老板”的合作,而決定將20條價值上千萬的“赭石項鏈”送給主播。因為主播“不收錢”的原則,“夏總”稱只能割愛將這20條“5年間從全世界收集到的極其珍貴、能夠時刻釋放能量波進行磁療、保護五臟六腑”的“稀有礦石”項鏈轉“送”給直播間的“農家軍爸爸媽媽們”。但由于平臺不能0元上單,只能將原價39999元的項鏈不斷降價到2999、1999、298、198元,直至最后158元才上鏈接“送出”。
除了其他“農家軍”主播進行直播,被封禁的“高冷”也出現在備用號直播間進行直播,并不斷向“農家軍爸爸媽媽們”喊話。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孫憲忠就提出,針對涉及道德倫理的網絡不良信息,盡快建立完善治理法律制度的建議。
“國家有關部門在處理這些不良信息時立法滯后、措施零散、時間滯后。對制造這些不良信息的人,也就是造事者,追究其法律責任的制度,顯然立法上還是欠缺的?!彼J為,當前要提高對網絡不良信息損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的認識,尤其是要重視網絡傳播不良信息造成擴張性消極影響的問題,盡快建立立法、執法和司法上的系統措施。
“要探索運用經濟手段強化‘自媒體’監管,對違法違規、違背公序良俗騙取網民捐贈、用戶打賞,獲取流量變現、廣告分成等經濟收益的‘自媒體’,要堵住其‘問題流量’和牟利途徑;對借此吸粉的賬號,要清除粉絲量,堅決遏制‘自媒體’違規營利行為,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月10日,在中央網信辦組織召開的全國網信系統視頻會議上,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牛一兵表示,網站平臺要充分發揮信息內容管理第一責任人作用,不斷創新理念思路、豐富方法手段、健全制度機制,著力解決“自媒體”信息內容失真、運營行為失度等深層次問題,維護網上信息內容傳播良好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