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打擊有組織“刷單好評” 北京法院:違規合同無效
2023-03-20 17:44:00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 趙子豪
在線咨詢、到店暗號、好評返錢——3月15日,央視《法治在線》欄目報道了一起因刷單炒信引發的合同糾紛案件,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最終審理判定刷評合同無效。近年來,監管部門聯合平臺對刷單炒信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打擊態勢,但受利益驅使,部分經營者仍在鋌而走險。
筆者梳理案件發現,北京某技術服務公司與某劇本殺門店簽訂線上推廣服務協議,該技術公司通過組織特定消費者到店免費體驗寫好評的方式,試圖提升店鋪在網絡平臺上的人氣和知名度。但因此類刷單炒信的作弊手段與門店實際經營情況不符,實際到店玩家不增反降,雙方因費用結算問題產生糾紛,該劇本殺公司將技術服務公司訴至法院。
招募玩家免費體驗寫好評算不算刷單?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鄭吉喆表示,消費者喜歡使用點評平臺,是因為“真實”,從真實消費到真實的評價分享,真實是點評平臺里最可貴的品質,也是每個消費者最看重的要素。
本案當中雙方約定的推廣方式,是“明消費實退款”的變相行為,實際上具有“刷單炒信、虛假宣傳”性質,損害了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擠壓了正常經營者的排名空間,也侵犯了現有的電商信用評價體系。鑒于此,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定雙方的合同部分無效。
▲法院審理認為,對合同的效率判斷,不僅要關注合同的文本內容,還要結合合同目的及具體的履行方式綜合判斷。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濤指出,“通過刷單炒信、雇人花錢返現這些潛規則壘起來這種沒有任何基礎做后盾的‘好信用’,等于是建在沙灘上的高樓,沒有堅實的基礎?!闭\信是立業之本,妄圖依靠不正當推廣手段獲得好評,無異于飲鴆止渴。恪守誠信經營,方能贏得消費者長久的口碑。
事實上,隨著以大眾點評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近年來持續加大對刷單炒信行為的打擊力度,以及普法工作的廣泛開展,刷單參與者對其違法行為心知肚明,但受利益驅動,仍舊讓一些人“知法犯法”。
2021年至今,美團向各地市場監管、公安機關輸出200多條刷單炒信線索,其中市場監管行政立案105起,對80余家代運營機構行政處罰近800萬元;公安機關刑事立案10起,抓捕犯罪嫌疑人31人,打掉刷單炒信團伙10個。
大眾點評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平臺對刷單炒信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打擊態勢,持續建設和完善技術能力,疊加高頻人工審核機制,力爭營造良好的營商消費環境?!霸摪讣膶徖韺嵺`,極大增強了我們打擊黑灰產的信心,對堅持合法經營的商家更是一種鼓勵?!?/p>
目前,打擊刷評黑灰產已經形成社會共識。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明確定性刷單炒信屬“網絡黑灰產”;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依法嚴懲刷單炒信等不正當競爭行為;2022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有關情況和十大典型案例,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一樁“刷單炒信”不正當競爭作為十大案例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