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gk76f"><video id="gk76f"><progress id="gk76f"></progress></video></nav>

<object id="gk76f"><nobr id="gk76f"></nobr></object>

<object id="gk76f"></object>

<th id="gk76f"></th>
    <big id="gk76f"><em id="gk76f"></em></big>

      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治日報社主辦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法治中國

      GPT-4對法學教育的啟示

      2023-03-23 08:54:00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如何應對GPT-4帶來的挑戰 專題


      如何應對GPT-4帶來的挑戰⑤

      GPT-4對法學教育的啟示

      □  蔣海松 

      2023年3月15日,OpenAI推出ChatGPT的升級版GPT-4,瞬間引爆輿論。網上甚至有“開卷不談GPT-4,讀盡詩書也枉然”之語,稱其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又一里程碑。

      特斯拉公司創始人馬斯克感嘆:“ChatGPT好得嚇人,我們離危險的強人工智能不遠了?!?/p>

      筆者認為,ChatGPT的快速發展給傳統法學教育帶來極大沖擊,但也蘊含著對法學教育革新的深刻啟迪。

      人工智能對法學教育的沖擊

      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給傳統產業帶來極大沖擊?,F在往往各個領域甚至有人人自危之感,許多人都在討論自己的行業是否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新浪微博上發起的關于“你覺得ChatGPT會取代你的工作么”的投票中,支持者和反對者各占一半。

      在網上“ChatGPT會取代哪些崗位”的熱門詞條中,程序員、數據分析師、文字工作者、律師、文秘等十個工作種類高居榜首。而這一現象也有其原因,ChatGPT給出的答案頗為客觀,而且較具有邏輯性。數據分析師、文字工作者、律師等職業的共同特點是較具邏輯強、無需太考慮個性化思維、較為依賴文字數據等材料。因此,ChatGPT對傳統法律職業的沖擊尤其巨大。

      OpenAI公司方面表示,GPT-4在律師資格考試(Uniform Bar Examination,UBE)中可以擊敗90%的考生。但前一版本的ChatGPT無法通過律師考試,且在大部分高中的大學先修課程測驗中也無法拿到高分。但GPT展現了讓人驚異的迭代能力,其在極短的時間里更新到GPT-4,在這些檢測中取得了快速突破。在高中的大學先修課程測驗中,GPT-4甚至輕松拿到5分的滿級分。

      OpenAI總裁兼聯合創始人格雷格·布羅克曼表示:“我們真的開始開發出功能強大的系統。這些系統能帶來新的想法,幫你理解一些原本難以理解的事物?!?/p>

      美國哥倫比亞一名法官曾在審理一宗保險公司和其一名被診斷有自閉癥的兒童客戶的理賠官司時,使用了ChatGPT提供的答案。他將對ChatGPT提問得到的回答文句連同自己的想法,加入成為判決的論點基礎,并且他在判決文件中坦言使用了AI系統給出的答案。

      控制論之父維納曾在他的名著《人有人的用處》預告:“這些機器的趨勢是要在所有層面上取代人類,而非只是用機器能源和力量取代人類的能源和力量。很顯然,這種新的取代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倍鴤鹘y法律行業便是ChatGPT沖擊最大的領域之一。

      自然語言技術與語境化的法律教育

      GPT-4最優秀的表現是自然語言。它呈現了自然語言生成技術的重要突破,為AI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AI的發展方向是經驗的連接主義,注重上下文的聯系,注重語境化,而不是理性的邏輯主義。GPT-4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語言中的語義信息,能夠更準確地捕捉上下文和含義,從而生成更精確更具邏輯性的自然語言文本,能夠更好地應用于自然語言生成任務。ChatGPT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戶的需求和情境,并提供更準確、更專業、更個性化的幫助。這一核心技術優勢本身就對法學教育有針對性的啟發。

      法律是一門實踐的技藝。美國大法官霍姆斯在《普通法》開篇有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驗。對時代需要的感知,流行的道德和政治理論,對公共政策的直覺,不管你承認與否,甚至法官和他的同胞所共有的偏見對人們決定是否遵守規則所起的作用都遠遠大于三段論。法律包含了一個民族許多世紀的發展歷史。它不能被當作由公理和推論組成的數學書?!泵绹ü倏ǘ嘧粼谘葜v《司法過程的性質》中亦有言:“活生生的法律體系中的權利義務不是建立在此種流沙之上?!?/p>

      就霍姆斯與卡多佐所處的普通法系而言,法院的判決是根據已有的先例,按照嚴格的邏輯規則推理獲致的。從形式上而言,這似乎是一個封閉的形式理性的閉環。而大陸法系則更注重法典化、法條化、形式化。但不管普通法系還是大陸法系,每一個先例或每一個條文其實都是有其特定的歷史語境。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隱藏在先例、法條背后的那些價值觀念、社會需求,才是法律真正的活的基礎。如果無視這種活的現實,無異于閉門造車、刻舟求劍。

      GPT-4的卓越在于其不會死摳文本,而是注重文本之間的聯系,從整體上判斷語義,具有一些類似人類思維的特征。這恰恰是法律作為實踐技藝的精髓所在。就算是判例法,法官們對古老的先例審視的時候也會“舊瓶裝新酒”,重新解釋了先例的內在規則與語境含義,法律才得以生生不息發展,書寫德沃金所謂法律的“章回小說”。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優秀的法律人不能僅僅只看法律死的文本,而是注重法條與法條之間的有機聯系,注重法律的體系化解釋,注重法律文本與現實社會的互動。

      朱蘇力先生論及法律與文學運動的時候提到,恰好是法律與文學的交叉能彌補法學教育之不足,因為傳統法學教育以法律概念、法律文本為主,法律規則是非語境的,但文學化的故事恰好讓法律規則有了語境基礎。GPT-4的自然語言優勢也促使我們重新認識到法律的語境化意義。

      重視法學教育獨特性

      GPT-4對法律等傳統行業沖擊巨大,取代諸多工作,這也讓我們反思,以后我們真的就不需要法律人了嗎?法律有哪些方面是人工智能不能替代的?未來法律教育能更重視哪些方面?

      首先,最重要的是法律有其人文價值關懷。人不是一臺機器,人有其價值追求。無論GPT-4的回答多么準確,也不能回答復雜的價值抉擇問題,不能淹沒人性的獨特意義。如何打破算法的壟斷,永遠需要人性的自我抉擇與價值追求。法律教育不能只有技術教育、語義分析,必須永遠確保其價值引導,尊重人,捍衛人的主體地位。

      再如,ChatGPT可以提供普遍化服務、提供通用類答案,但還不能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與人相比,ChatGPT還缺乏法律人的創造性和判斷力,在處理開放式問題或復雜情境時,可能無法給出精確、精細的答案。對于千變萬化的現實世界來說,對于需要非標準化解答的法律世界來說,法律人永遠有其用武之地。

      我們既需要看到人工智能的沖擊,但也不能完全絕望。法律人要保持批判性思維、反思性視野,ChatGPT之類的智能產品可以作為有效的輔助工具,但絕對不要依賴、完全相信ChatGPT生成的內容和既定的答案。

      人生好比一場探索,法律更是一場實驗。在此意義上,ChatGPT永遠代替不了法律人。就算在技術環節中,法律也需要必要的自由心證原理,法律人需要通過收集證據-識別證據-構建案情-反復確認并反推驗證,最終形成內心確信。ChatGPT無法替代豐富的人生。 

      總而言之,ChatGPT讓我們看到未來已來,但它只會沖擊我們的法學教育但不會替代。我們也必須與時俱進,直面其沖擊,迎接其調整,在技術時代珍惜并改良法律教育。

      (作者系湖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責編:戴蕾蕾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廣告征訂 | 本站公告 | 法律聲明 | 報紙訂閱

      版權所有 Copyrights ? 2014-2023 www.jsy247.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京ICP備10019071號-1 京報出證字第014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778號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视频,一本大道道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一本大道高清视频中文字幕&
      <nav id="gk76f"><video id="gk76f"><progress id="gk76f"></progress></video></nav>

      <object id="gk76f"><nobr id="gk76f"></nobr></object>

      <object id="gk76f"></object>

      <th id="gk76f"></th>
      <big id="gk76f"><em id="gk76f"></em></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