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打分”只是販賣容貌焦慮的生意
2023-03-23 08:09:00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 何勇海
“素人在線看臉,深度面部分析”“提供提升顏值方向”……近段時間,不少社交、短視頻、購物平臺興起“顏值打分”服務,頗受年輕群體青睞。賣家提供的服務,除了單純的顏值打分外,還會提供妝容改造、穿衣風格建議等附加服務,服務內容越多,價格越高。隨著就業季的到來,此類付費服務銷量日益增加。(3月20日《南國早報》)
在當前這個全民互聯網的時代,新奇有趣的服務層出不窮。比如前些年,一種名為“夸夸群”的新型社交方式走紅網絡,只要客戶在網上下單付錢,店主就會把用戶拉到相關的微信群里,群里的“專業夸手”就會根據要求圍繞客戶進行“花式夸獎”,讓客戶體驗“眾星捧月”的感覺。而“顏值打分”其實與“夸夸群”類似,都是一種娛樂社交模式。不同的是,“顏值打分”提供的是評價服務,而“夸夸群”提供的是夸獎服務。
“顏值打分”,有需求才有市場。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年輕人對自己的顏值不確定、不自信,希望通過網絡中互不相識的人打分,以找回自我與自信。也有一些年輕人不僅是不自信,而且充滿了“顏值焦慮”,每當現實中有人提到關于長相的問題,哪怕是只言片語,他們就會不自覺地產生焦慮,擔心別人會評價他們的外貌,更害怕他們的評價與自我的認知不一致。讓所謂的專業人士給自己的長相打分,似乎有利于認清自己。
然而,“顏值打分”真的靠譜嗎?有人認為,熟人的顏值評價,會摻雜顧及感情、照顧面子等因素,相比起來,“顏值打分”中陌生而專業的評價更為客觀科學。實際上,美沒有一個固定的評判尺寸,每個人都會有一套自己對于美的理解。從事“顏值打分”服務的人,對被服務者的五官形狀、骨骼比例、衣品、身材等進行或美或不美的評價,僅是一家之言,并非“標準答案”,也沒有“標準答案”。
有網友質疑:“顏值打分”背后,誰定義了美的標準?誰又在接受這個標準?用一把尺子去度量所有人的長相,這本身是不是就不客觀科學?有的“顏值打分”僅憑一張平面照片,更不科學,因為受角度、光線、人的狀態等因素影響,照片未必能準確呈現人的真實面貌?!邦佒荡蚍帧边€會讓部分人更加焦慮。比如一些人得到的分數不高,一些人被排斥在“筷子腿”“錐子臉”“A4腰”“蝴蝶骨”“直角肩”之類所謂的“主流美”之外,這都會讓對“顏值打分”并不清醒理智的年輕人更加焦慮。
另外,“顏值打分”更多地發生在女性身上,是現代技術對女性的傳統“凝視”,這方面的“美女經濟”被不少人認為是“文化暴力”“病態時尚”。同時,“顏值打分”屬于虛擬產品,隨意給陌生人發送自己的照片等信息,可能會有個人隱私泄露等網絡安全風險?!邦佒荡蚍帧北澈?,還可能隱藏著為整容、矯正牙齒等生意引流的用意,誘導一些人步入“美麗陷阱”,淪為不具備資質的黑機構和不具備醫美技能的美容師的實驗品。
所以,對于“顏值打分”不必當真,充其量只能當作娛樂消遣。崇尚美,追求美是人之常情,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美;同時,沒有人是完美的,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提升自我的內涵,才是最要緊的。顏值焦慮的根本原因在于沒有其他優勢,所以,讓自己由內而外、豐富而立體化地美起來,才是真的美。一句話,人的美麗、人生的價值并不在顏值上,主要在于求真向善、向陽成長,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在過分的顏值焦慮中難以自拔,反而會讓自己丟掉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