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gk76f"><video id="gk76f"><progress id="gk76f"></progress></video></nav>

<object id="gk76f"><nobr id="gk76f"></nobr></object>

<object id="gk76f"></object>

<th id="gk76f"></th>
    <big id="gk76f"><em id="gk76f"></em></big>

      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治日報社主辦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醫藥·健康

      疫苗:互聯網巨頭的新賽道

      2020-12-31 08:45:00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視覺中國

      法治周末記者 李冰冰

      貫穿整個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依然在全世界肆虐。疫苗成為對抗這場史無前例的傳染病大流行的“靈丹妙藥”。疫情暴發后,各國紛紛投入到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研發的“軍備競賽”當中。

      經過幾個月的研發和試驗,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已有多款新冠肺炎疫苗被多國批準上市。2021年,將成為藥企成果驗收的一年,各大藥企將圍繞新冠肺炎疫苗展開激烈的較量。

      這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客觀上也給全社會上了一場防疫教育課。除了新冠肺炎疫苗,以往被人們忽視的流感、HPV等非免疫規劃類疫苗,今年也異?;馃?,甚至到了“一針難求”的地步。

      以流感疫苗為例,雖然今年7月到9月的流感疫苗批簽發量就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量,但流感疫苗早在國慶節時就已缺貨。

      據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介紹,今年我國疫苗產量與去年相比翻了一番,是近五年來最多的一年。而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我國疫苗市場規模將達315億元。阿里健康、騰訊健康、百度健康、拼多多、丁香園等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互聯網+疫苗”。

      2018年長春長生事件而陷入信任危機的疫苗行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又迎來了新的機會。

      供需失衡的二類疫苗

      根據我國的免疫計劃,我國疫苗主要劃分為兩大種類:一類和二類。一類疫苗主要由政府免費提供,用以保障最基礎的預防,主要包括乙肝、卡介苗、脊灰、白百破、流腦等疫苗;二類疫苗主要由民眾自愿、自費接種,包括肺炎球菌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宮頸癌(HPV)疫苗等。

      事實上,二類疫苗接種難一直是中國疫苗行業面臨的一大挑戰。比如,這兩年較為火熱的HPV九價疫苗,自上市以來,就一直面臨著預約難題。每年一到流感季,流感疫苗“一針難求”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則放大了這一矛盾。

      以流感疫苗為例,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廣大民眾作了一場深刻的健康教育,鐘南山、張文宏、王辰等專家紛紛呼吁人們“打(流感)疫苗”,使得人們對于流感疫苗的接受度驟然上升,客觀上加劇了供需矛盾。

      425日,張文宏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冬天流感的發生率升高,尤其是今年秋冬季,會出現新冠肺炎跟流感疊加發生的情況,張文宏呼吁接種流感疫苗,“至少,打了流感疫苗,不會因為合并感染造成病情進一步惡化”。

      818日,世界衛生組織也強調,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防控流感及相關并發癥比以往更為重要。

      一端是旺盛的需求,另一端則是與往年相比增加了不少的產能。據官方數據,今年7月至9月,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簽發的流感疫苗數量達3335.96萬支,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的數量3078.42萬支。但還是滿足不了公眾旺盛的需求。

      據了解,國內流感疫苗接種率一直處于2%左右的較低水平,而歐美發達國家的接種率達到60%70%。這意味著,相比歐美國家,我國流感疫苗的市場潛力還很大。隨著我國公眾對于疫苗的認知加深,接種意愿提升,對于流感疫苗等非免疫規劃疫苗的需求還會持續增長。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今年上半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我國疫苗市場恢復較快,整體批簽發量約為2.8億支,實現37.4%的增長。我國疫苗企業,如智飛生物、華蘭生物、科興生物等企業的業績,均迎來了不同程度的上漲。以智飛生物為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達到110.49億元,同比增長44.14%;歸母凈利潤24.79億元,同比增長40.59%;單三季度收入40.56億元,同比增長54.37%,歸母凈利潤9.74億元,同比增長58.13%。

      簡言之,當前出現的多種疫苗的“一針難求”問題的背后,是公眾對非免疫規劃疫苗需求的爆發,未來,這很有可能成為疫苗產業的常態。

      互聯網企業布局新賽道

      不過,盡管很多疫苗出現了“一針難求”問題,但產能不是說擴大就能擴大的。業內當前的普遍共識是,疫苗的產業鏈長、生產周期較長等特點,注定其無法短期內增產。

      有疫苗專家指出,目前,一些疫苗的技術很成熟,主要難度在于市場預測,生產多了,虧損要廠家自己承擔,所以,廠家寧可保守生產,也不愿意承擔風險。

      那么,有沒有一種可能,由第三方機構通過預約,打通需求端與供應端呢?知名醫療網站丁香園就試圖提供這么一種可能。

      “未來兩年內,丁香園不會靠疫苗服務平臺盈利,不對機構端和用戶端加收一分錢?!?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1125日,丁香園副總裁初洋在“丁香園·丁香醫生疫苗服務平臺生態共建發布會”上如是說。

      就在該場發布會上,丁香園宣布,將與默沙東、GSK、科興控股、華蘭生物等國內外知名疫苗企業共建疫苗服務平臺——這也是首家由疫苗企業、診所接種點等疫苗產業鏈角色直接參與共建的疫苗平臺,幫助公眾破解疫苗預約難題。

      法治周末記者統計發現,目前,還有阿里健康、騰訊健康、百度健康、拼多多等互聯網企業布局疫苗數字化服務領域。不過,不同于丁香園模式,這些巨頭“互聯網+疫苗”的模式主要是疫苗電商,解決的是信息不對稱問題。

      未來,在疫苗這個供需矛盾突出、數字化滲透率較低的市場中,互聯網企業的介入,或許有機會從優化需求、擴大供給兩個方向重新整合醫療市場,助力疫苗行業進入良性發展軌道。這也為我國疫苗行業發展提供了諸多可能。

      責編:王碩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廣告征訂 | 本站公告 | 法律聲明 | 報紙訂閱

      版權所有 Copyrights ? 2014-2022 www.jsy247.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京ICP備10019071號-1 京報出證字第014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778號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视频,一本大道道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一本大道高清视频中文字幕&
      <nav id="gk76f"><video id="gk76f"><progress id="gk76f"></progress></video></nav>

      <object id="gk76f"><nobr id="gk76f"></nobr></object>

      <object id="gk76f"></object>

      <th id="gk76f"></th>
      <big id="gk76f"><em id="gk76f"></em></big>